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本想生女救儿 怎料同患恶疾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06

  昨日,在龙岗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杨燕煌和邓琴兰照顾这对罹患罕见溶血性贫血症的小兄妹。深圳商报记者 张 妍 摄

  深圳商报记者 张 妍

  她的出生,本来是为患不明原因溶血性贫血的哥哥带来新生希望,可没想到,她的情况比哥哥还要糟糕,刚出生5天就输了两次血,让原本不堪重负的家庭雪上加霜。昨日,记者来到龙岗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见到了这对罹患罕见溶血性贫血症的小兄妹。

  两岁3个月的哥哥杨可帆躺在病床上,接受排铁治疗;15天大的妹妹杨依蒙靠在妈妈的怀里,脸色苍白,刚输血10天,她体内的血红蛋白只有正常新生儿一半稍多。

  从小青梅竹马

  深圳结为夫妻

  28岁的父亲杨燕煌和母亲邓琴兰是青梅竹马,来自福建龙岩。

  因家中盼望有个男孩,邓琴兰刚出生就被生母送给别人。养母一家生活并不宽裕,但对邓琴兰疼爱有加。出生在一对哥哥姐姐之后的杨燕煌,家庭贫困,但勤奋好学,经过努力考上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助学贷款支付的。

  2004年11月,正在读大三的杨燕煌接到父亲病逝的噩耗。不到一年,杨燕煌的母亲又因病去世。

  邓琴兰与杨燕煌是初中同学,后来一个读中专、就业,一个读高中、升大学,但没有断过书信往来。

  2006年大学毕业后,杨燕煌被深圳比亚迪公司录用,邓琴兰在广州打工,两人频频见面,确立了恋爱关系。2008年3月,小邓发现自己怀孕,杨燕煌高兴极了,两人立即组成小家庭。尽管杨燕煌刚还完助学贷款,可怀揣憧憬的两个人,把不足20平方米的宿舍变成了温暖小窝。

  儿子身患恶疾

  夫妻倾心救治

  眼看肚子一天天隆起,邓琴兰回到龙岩待产。2009年8月30日,儿子杨可帆出生时却与其他宝宝不一样,不仅有严重黄疸,脸色还很苍白,且呼吸急促。出生第二天,可帆就接受输血治疗,可血红蛋白还是一天天下降。杨燕煌带儿子从福建回到深圳,又转到广州检查。2010年10月,可帆被确诊为罕见溶血性贫血症,要根治只能接受骨髓移植。杨燕煌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10年10月24日由广州一家医院出具的临床诊断书,治疗意见是“建议再生一胎,取同胞脐血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从2010年底开始,小可帆不光每个月要输血,还出现排铁不规律,需要静脉注射去铁胺排铁,每次需住院10到14天,每天接受8小时输液。可帆就一直躺在床上,先是头朝上,躺累了再朝下,不论哪种姿势,可帆都懂得好好保护针头。

  有一次,可帆两只手因输液肿胀,护士接连扎了3个小时都没能扎进去,最后只能放弃。

  每个月有半个月是住院,每次孩子出院,全家都像过节一样开心,两人一定会请半天假带孩子去公园好好玩半天。

  本想挽救儿子

  不料又遭厄运

  杨燕煌和妻子不忍孩子每个月受折磨,决定再生一胎,取脐带血为儿子根治。今年2月,小邓又怀孕了,她细心照顾肚子里的宝宝,每次产检都没落下。开始一切都好,可孕后期,妻子又出现贫血,羊水出现浑浊。杨燕煌说,这跟儿子出生前一样,但他不停地安慰妻子和自己。他们联系好脐带血库,准备等宝宝一出生后就保存脐带血,再为可帆进行手术。

  11月15日晚,妻子在龙岗中心医院剖腹产下一名女婴。当医生把孩子抱到杨燕煌面前时,孩子的两手指甲像纸一样白,没有一丝血色。经检查,女儿依蒙的血红蛋白只有58克/升,而一般新生婴儿为140到170克/升。依蒙立即被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到5天里两次输血治疗,但10天后,她的血红蛋白从128克/升下降到只有95克/升。

  小女儿的治疗费用只能自费。“可帆买了少儿医保,但每个月还要花去很多费用。”为帮助家计,怀上女儿后的邓琴兰找了份工作,一直干到临盆前。昨日,医生建议依蒙也住院治疗,但为了少花一点钱,杨燕煌说“再等两天”。

  据了解,依蒙每个月至少输血两次,大约需要5000元,这是杨燕煌的全部收入。为挽救两个孩子,杨燕煌的亲戚倾囊而出,可他们大多是深圳的劳务工,收入有限。

  “一定要救这两个孩子,下星期,我和妻子一起带他们到市儿童医院进行骨髓配型。”杨燕煌说,如果一个孩子能够配型成功就先让一个手术。

  如果配型成功,骨髓移植费用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杨燕煌寄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市关爱办决定开放爱心账户,希望爱心市民帮助这对小兄妹。

  爱心账户户名: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爱心账号:755917340410202;开户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上步支行。捐款时请注明:捐助杨可帆杨依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