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成为最可爱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拓荒大讲堂
来源: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0-08-13

活动现场,周顺斌(右)和孙建华一同回忆建设特区的经历

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深圳晚报讯(记者 袁晔) 8月12日下午,“百万市民看深圳”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特别策划、“致敬拓荒牛”精神传承系列活动之“四十年·拓荒印记‘拓荒精神’”宣讲活动举办。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委老干部局、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主办,深圳晚报社、关爱基金会·拓荒牛复明基金承办。

伴随着《我是一个兵》的音乐和退伍老兵们雄壮的歌声,宣讲活动正式开始了。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到5位退伍老兵作为当年南下深圳建设特区的“拓荒牛”代表,与大家一同回忆往昔峥嵘岁月。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建立。当年的深圳一片荒芜,为了建设特区,两万名基建工程兵乘坐火车南下来到这座边陲小镇。这些特区的开拓者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这片土地上拓荒造城,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也促进这里成了世界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活动现场,老兵代表段亚兵讲述了自己从与战友一同南下抵达深圳到转业后从事宣传工作的见闻。他见证这座城市如何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并将一路亲历记录下来。分享的最后,他动情地说:“有人问我拓荒牛精神还存在吗?我想说,虽然今天的深圳海边小镇变为繁华都市,万间竹棚变成了摩天大楼,车水马龙换下了铁犁牛耕,红花绿树覆盖了荒原和工地,但是深圳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没有减退,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弱化,深圳的拓荒牛精神依然旺盛。”

随后,广东省劳动模范孙建华与在场的听众一起分享了他当年建设特区的经历。孙建华在部队是钢筋工,虽然事务繁重,却工作认真、不怕吃苦,施工中脏活苦活都抢着干。因为曾在老家学过缝纫技术,他在部队常常为战友缝补破损衣服,是老战友们口中淳朴善良的好人。一路走来,他一直保持乐于助人的品格,将自己奉献给特区的建设。

分享环节的最后,著名摄影家周顺斌上台展示了自己多年来拍摄特区建设的摄影作品,并告诉大家背后的故事。活动现场,周顺斌请来《升》的主人公,并与大家一同回忆了当年“拓荒牛”们建设红岭大厦的事迹。看着他带来的一幅幅相片,观众仿佛又回到那个“拓荒牛”们挥洒汗水建设深圳的年代。

分享结束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和关爱基金会·拓荒牛复明基金为在座的退伍老兵们送上了“拓荒牛”致敬礼包。致敬礼包承载了人们对拓荒牛们为城市付出的青春和汗水的感恩,也传递了深圳这座关爱之城的温暖。捐赠现场,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表示:“正是因为有这些的拓荒牛们不畏艰苦投入到深圳的经济建设当中,即使退役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精神风貌,永远保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本色,才有了我们今天美丽的城市和幸福的生活。”

宣讲嘉宾周顺斌向深圳市委老干部局及关爱基金会赠送画册《这支队伍》,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秘书长刘对现向深圳市委老干部局、关爱基金会、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和基建工程兵战友之家融媒体平台赠送画册《永恒的印记》。

深晚记者了解到,由刘坤德、沈远彪、黄辉能、刘海宁4位爱心人士捐资60万元发起的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拓荒牛复明基金在2019年正式成立,旨在关爱深圳“拓荒牛”,传递“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无私精神和“关爱、感恩、回报”的公益情怀。希望通过公益行动,激发一座城市对深圳拓荒牛的敬意,传承拓荒精神。除了举行关爱拓荒牛光明行动、为老兵发放“拓荒牛”致敬礼包温暖行动外,基金会还重点推出深圳拓荒牛精神传承行动,意在通过“深圳拓荒牛精神宣讲团”的系列宣讲活动及新媒体渠道传播拓荒牛精神、“走读深圳”关爱拓荒牛活动和计划在今年99公益日中为关爱拓荒牛的系列筹集善款活动,弘扬拓荒牛精神,使其薪火相传。

Baidu
map